重阳节指什么节气「二十四节气里面的重阳节的知识」


重阳节指什么节气
1、重阳节,中国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
2、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。
3、“九”数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;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为“重九”。
4、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
5、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。
6、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,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,感恩敬老。
7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8、据现存史料及考证,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上古时代,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、祭祖等活动。
9、《吕氏春秋·季秋纪》中收录,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
10、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。
11、重阳节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汉,鼎盛于唐代以后。
二十四节气里面的重阳节的知识
1、 "二十四节气"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,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,通过观察天体运行,认知一岁(年)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。
2、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、物候、时候,这"三候"的不同变化。
3、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,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4、 廿四节气分别为: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5、节气中的立春、惊蛰、清明、立夏、芒种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大雪、小寒,分别为干支历寅月、卯月、辰月、巳月、午月、未月、申月、酉月、戌月、亥月、子月、丑月的起始。
6、 重阳节,农历九月初九,二九相重,称为“重九”,不属于二十四节气里的节日。
7、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,所以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。
8、还有重九节、茱萸、菊花节等说法。
9、由于九月初九“九九”谐音是“久久”,有长久之意,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。
10、 重阳节与除、清、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。
11、2012年12月28日,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。
声明: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网站客服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