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的历史,元宵节起源的历史典故


元宵节的历史
1、元宵节来源于民间点灯祈福的习俗,在汉朝时期就已经被正视,在唐朝时期,元宵节已经在万千民众中普及。
2、另外,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,下面简单介绍一下:
3、齐王等人在正月十五这天平息诸吕之乱,汉文帝非常高兴,为了纪念这一天,就将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,在这一天,百姓们的家中张灯结彩,街上也热闹非凡。
4、有位道教天师,名叫张道陵,此人创建了五斗米道,五斗米道崇奉三个神灵,分别为: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的日子,所以民间百姓点灯庆祝,以此图个好兆头,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,演变为元宵节。
元宵节起源的历史典故
1、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“平吕”而设。
2、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,密谋叛乱,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“诸吕之乱”。
3、平乱之后,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,称汉文帝。
4、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,便把平息“诸吕之乱”的正月十五,定为与民同乐日,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,以示庆祝。
5、从此,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--“闹元宵”。
6、元宵节又称“上元节”,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。
7、据道教的“三元说”,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。
8、主管上、中、下三元的分别为天、地、人三官,天官喜乐,故上元节要燃灯。
9、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。
10、元宵节起源于“火把节”,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,希望减轻虫害,祈祷获得好收成。
11、直到今天,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,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。
声明: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网站客服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