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么?有什么意义?「龙抬头资料」


是什么?有什么意义?
1、龙抬头(二月二)又被称为“春耕节”、“农事节”、“春龙节”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
2、龙抬头是每年,农历二月初二,俗称青龙节,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,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3、庆祝“龙头节”,以示敬龙祈雨,让老天佑保丰收。
4、二月二,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,称“土地诞”,为给土地公公“暖寿”,有的地方有举办“土地会”的习俗: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,到土地庙烧香祭祀,敲锣鼓,放鞭炮。
龙抬头资料
1、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,其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。
2、 据历史记载大约从唐朝开始,国人就有过“二月二”龙抬头的习俗。
3、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,说这是“迎富贵”的日子,在这一天要吃“迎富贵果子”,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。
4、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,在汉代文献出现了龙形象的记载。
5、西汉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,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。
6、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“戏龙”的舞蹈场面,后世以此作为舞龙灯的滥觞。
7、唐时期,在文献上仍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。
8、唐朝长安人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,说这是“迎富贵”的日子,在这一天要吃“迎富贵果子”,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。
9、 据《唐书·李泌传》记载,唐中叶以前,在当时的长安春天只有三个节日——正月九、正月晦(三十日)和三月上巳节,二月没有节,李泌上书,废正月晦,以二月一为中和节(取中正、平和之意),以示务本。
10、德宗十分赞同,并下令以正月初九、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。
声明: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网站客服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