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习俗有哪些,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
夏至习俗有哪些
1、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
2、因此,夏至作为节日,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。
3、如今,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“过夏麦”,系古代“夏祭”活动的遗存。
4、食“麦粽”与“夏至饼”
6、《吴江县志》载:“夏至日,作麦粽,祭先毕,则以相饷。
7、”不仅食“麦粽”,而且将“麦粽”作为礼物,互相馈赠。
8、农家还擀面为薄饼,烤熟,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及腊肉等,祭祖后食用,或分赠亲友,俗谓“夏至饼”。
9、冬至馄饨夏至面
10、自古以来,中国民间就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,以及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之说。
11、南方的面条品种多,如阳春面、干汤面、肉丝面、三鲜面、过桥面、麻油凉拌面等,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。
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1、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通常出现在阳历的6月20日或21日,夏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:
2、 1. 天气炎热:夏至节气有着很明显的特点,一般在这个节气中都是多暴雨的天气,随着而来的是高温和潮湿,此时气温已经到达全年高值。
3、 2. 白昼最长:夏至是全年中白天最长,也是夜晚最短的时间段。
4、在北半球,夏至时太阳从东方升起,向北偏转,从正午开始向西沉落,一直到黄昏才落下。
5、 3. 饮食习惯:民间有“夏至补面”的风俗,即在夏至这天吃面食以补身体、祈求平安。
6、另外,南方地区还有吃糯米饭、喝冷饮等清凉食物的习俗。
7、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。
8、夏至时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正午时分,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会出现“立竿无影”的奇景。
9、夏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。
10、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,从夏至起,经过三个“庚日”,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“三伏天”。
11、 夏至后,地面受热强烈,空气对流频繁,多雷阵雨,民谚说“夏雨隔田坎”。
声明: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网站客服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